顶慧笔学 - 历史小说 - 争魏在线阅读 - 第991章

第991章

    基本就是流放了,这时代的人对流放的恐惧甚与杀头。

    杀头杀几个就完事了,但流放,举家迁往异地,十不存一。

    这些士族在当地快活的两百多年,日子过的不知有多快活,当然不肯去荒川异域遭罪。

    众人你看我我看你,全都一言不发。

    杨峥也知他们不会这么简单就范,“其二,举族迁往长安,朕给你们找块地。”

    这一招西汉数代皇帝沿用,逐渐形成陵邑制度。

    如今关中的茂陵、杜陵等,都是当年安置天下豪强而形成的城池。

    在场之人当然知道这个典故,但还是一声不吭。

    杨峥笑了笑,“其三,你们说朕恩德盖天,朕行推恩令,诸家子弟,无论嫡庶私生,皆可分家产。”

    众人还是沉默。

    刘珩怒道:“休要不识抬举,陛下给你们三条活路不走,难道要走死路?”

    这厮嗓门大,长相凶恶,一身的煞气,极具威慑力。

    “小、小民不敢。”众人连忙拱手。

    杨峥扫了一眼众人,嘴上说着不敢,脸上却并没有多当回事。

    能看出来,这些人在装。

    装作害怕,装作人畜无害,装作顺从。

    三言两语就想收拾他们,当然不可能。

    动他们的利益,如同杀他们全家,从古至今都是如此。

    永远都是不见棺材不掉泪。

    “既然不敢,那你们就挑一个。”杨峥觉得自己已经很客气了,也没要他们的命,只是遵循故制。

    还是汉武帝心狠手辣,左手推恩令,右手告缗令。

    “小民还有第四策!”郭亮拱手道。

    说出这句话的时候,整个人的气势都变了。

    瞬间就支棱起来。

    “哦?说来听听。”杨峥顿时有了兴趣。

    郭淮的两个弟弟,看来也不是简单人物,另一个郭配在中原发扬光大,女儿正是害的贾充没儿子的郭氏。

    “陛下若能如司马氏一般善待我等,天下士族将为陛下所用,数年之内,中原可定!”郭亮的两眼中冒着光。

    杨峥轻笑两声,“如何善待?不妨明言。”

    郭亮拱手道:“九品中正制推行至今,天下晏然,可为万古之制也!”

    “原来如此,朕明白了。”其实这场对话根本就没有必要。

    没人会放弃手中的权力和利益。

    郭亮的话一语中的。

    维持士族的根本,其实就是九品中正制。

    有了这个东西,他们就会生生不息一直绵延下去。

    “陛下果然英明。”郭亮大喜,以为杨峥服软了。

    杨峥冷笑道:“阁下没听清楚朕的意思,朕明白的是你们的贪婪无耻!”

    “陛下能马上得天下,难道还能马上治天下否?没有士族支持,陛下的江山,只恐如暴秦一般二世而亡!”图穷匕见,郭亮也豁出去了。

    这厮一把年纪,活够了,所以不怕死。

    “大胆!”亲卫们怒而拔刀。

    啪、啪、啪……

    杨峥鼓起掌来,“不愧是太原郭氏!”

    谁说士族没有风骨的?

    郭亮现在的样子不正如一条铁骨铮铮的护食老狗?

    “机会朕给了,你们不要,就休怪朕无情了,大秦不会行九品中正制,将来亦不会有士族,只有士人!”

    跟士族合流,的确能很快一统天下。

    但之后呢?

    必定重蹈曹家、司马家之前辙。

    甚至连曹家司马家都不如,因为杨家血脉单薄,在中原几乎没有根基。

    而士族的渗透和腐蚀是无孔不入的,防不胜防。

    司马家为了夺权,三代人苦心孤诣,为后世提供了一个标准范本。

    既然穿越了,要么不玩,要么就玩一把大的,让隋唐盛世提前到来!

    “陛下可要想清楚了。”这老东西气势全开,一副不惧生死的模样。

    其他士族纷纷被感染,刚要聒噪,却被杨峥一个森冷的眼神吓退,“朕想的非常清楚,郭亮目无国法,妖言惑众,来人,推下去,斩!郭氏一族——”

    其他士族也都望着杨峥。

    “流放朔方、南中、河曲!”

    刘珩当场就去捉人,像提小鸡一般把郭亮提了起来,郭亮也没挣扎,闭上眼,一句话都没说。

    “那么,朕给的三条路,你们想好了没有?”杨峥森然的目光转向其他人。

    这一次几人没之前那么淡定了,接触到杨峥的目光,全都情不自禁的颤了一下。

    “此、此事颇大,小、小民需回家商议一番。”裴振连看都不敢看杨峥。

    “你们好生商议,朕等你们的好消息。”

    第七百五十六章 动刀

    “他们必定不会安分!”赵阿七道。

    “这是当然。”杨峥也做好了足够的思想准备。

    如今自己的大刀正锋利,现在不解决问题,以后就更难。

    中原士族又能如何?

    难道他们还能把天捅破不成?

    这天下本来就是天下人的天下,不是他们的。

    “卫令君……”赵阿七欲言又止。

    卫瓘正是出身并州卫士。

    杨峥淡淡道:“伯玉明识清允,能知道朕之苦衷,亦能为国家长远之计考虑。”

    历史上的卫瓘本来就主张抑制豪强,还上书司马炎废除九品中正制,但司马炎善之,而卒不能改。